时间:2016-05-11 17:54 点击:4014
每个关注「魏则西事件」的人,都希望有人从莆田系内部打开一个面向公众的窗口。
可要找到这样一位当事人并不容易,目前工作在其中的人,仍享受着医院为他们带来的各种利益;离开它们的人,也总是对这段经历三缄其口。
几经周折,钱报记者找到了曾在莆田系医院工作过的当事人,看看他口中的莆田系医院,是怎么「运营」的。
500 平方米的医院
300 平方米是大厅
2011 年,27 岁的「小球」(化名)刚刚大学毕业,便进入了一家位于北京丰台区的莆田系整形美容医院。
小球说,他学的是新闻专业,「毕业后,我照着编辑岗位的要求开始海投工作简历」,很快,这家医院回应了他。
「这家医院富丽堂皇,大厅足有 300 平方米,后来我知道医院的总面积也只有 500 平方米,300 平方的大厅就是为了让客人觉得医院『有实力』。」
简单的面试后,小球就被录取了,他的工作是网络编辑,没有合同,没有保险,一个月 2000 元,单休。
小球说,每天的工作和创造毫无关系,「就是把一篇篇文章从网上扒到自己的网站上,其中需要操作的内容是改图、发图,修改或者添加关键字,拆分几篇文章合并成一篇,以规避百度的非原创不收录的标准。」
百度给每个关键词定价
竞争越激烈价格越高
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百度进行的。」小球说,文章首先会发布在医院的官网,接着到各种网站上买版面,「每个网站都有权重,也就是被百度搜索显示出来的位次。」
举个例子,比如某个新闻网站的权重是 1,全网最高,小球和同事们发布的有关「割双眼皮」、「垫鼻子」等的结果,都能因此出现在百度搜索关键词后的第一页,「你在别的地方写,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在前几页的。」
在小球看来,这属于「穷玩」,「就是靠低成本剥削人工来养护网站」。
什么是「富玩」?
「百度会给每个关键词定价,竞争越激烈的词,价格越高,而计算成本和收益率的职位就是竞价。他们拿公司提供的资金,以最大的性价比购买关键词来为医院带来利润。」
小球用医学名词举了个例子,「比如癌症,网友点击一下,医院要给百度一块钱;肿瘤,网友点击十下,医院要给百度一块钱。那么竞价的工作就是判断癌症这一下和肿瘤这十下,哪个带来的访客更多,听上去倒是和精算师差不多。」
这样一个月要花多少钱?
「每个月不一样,我知道有个月,医院花了 50 万元左右,这是『买版面』加『竞价关键词』一起的价格。」
医院有二十三位员工
院长是唯一的医生
干了没多久,小球又进入了客服部工作。所谓客服,也就是坐在电脑前和上了医院首页的病人交流,「有病人进入网页,我们就会发出邀请,你在网页上看到的弹窗,那就是邀请。」
小球每天会和四五个病人交流,交流的方式,医院做过培训,「第一次咨询时,病人不太可能立刻决定来我们医院,所以我必须边回答问题边问:哥 / 姐你多大啦?哪里人啊?手机号多少?我们需要登记一下。」
在这个部门,小球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得到病人的资料,并引导他们的就医意愿,直到进入医院,「进入我们的对话平台,我们就能看到对方在对话框里打字,包括删掉的、犹豫的词句,都看得见。」
然后就是反复「沟通」,「客服们根本不懂任何医疗知识,就看和病人的沟通技巧,会告诉病人可以治,不管是割包皮还是恶性肿瘤。」
客服部门的奖金,就和病人「转化率」有关,「我知道有的客服,一个月能赚一万多,有的一个月最多能赚三四万。」
病人进入医院后,剩下的工作,就交给医生了。
2011 年时,小球所在的这家医院的架构是这样的:网络部 10 人;客服部 8 人;医疗部 5 人,其中三人是咨询医生,只有院长是正儿八经的医生。
院长是莆田人,豪爽,年轻,「不过故意留了胡子,30 多岁的人打扮成 40 多岁的样子。他最爱说的口头禅是:我们赚钱,也给别人美丽,这是双赢嘛。」
如何双赢?
以割双眼皮为例,总共有三种手术,最便宜的收费 2000 多元,最贵的收费 1 万多元,「就是前期的客服沟通,还有院长的当面沟通,看能让病人掏多少钱。」贵的手术,会用「新技术」、「欧式双眼皮」作为噱头,「当时医院的资质其实是门诊,不能动骨头、做拉皮,但是这些手术一个也没少做。」